股票icon 股票代码 SZ.000738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HOME ICON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
集团新闻 公司动态 媒体频道
集团新闻
公司动态
媒体频道
创业板高效融资支持低碳、航天等领域加快发展深市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显著
时间:2022-10-24
来源:
现代化建设是一场长跑,这期间,产业与资本相辅相成、齐头并进,正不断激活与加速释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十年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了量质双升。
截至目前,深市上市公司数量已达2706家,总市值超31万亿元。十年来,通过深耕厚植与研发创新,深市涌现出一批影响力大、创新力优、竞争力强的蓝筹企业和细分行业冠军,包括新能源行业龙头宁德时代、家电龙头美的集团等。这些逐步培育成长起来的“领军”企业,也正通过自身的持续创新突破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迭代升级。
集群化发展优势凸显千亿市值龙头涌现
据资料显示,超12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逾11万亿元。积极服务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领域的创业板,其相关的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如今已形成集群化发展优势,板块公司呈现“优创新、高成长”特点。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近9成,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数量占比超6成。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迈瑞医疗、智飞生物……近十年来,依托于创业板这一高效融资平台,一批批影响力大、创新力强、市值超千亿的龙头企业也不断涌现。
即便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因素,2022年上半年,创业板公司依旧显示出十足的“韧性”——营业收入稳步增长,龙头公司业绩表现亮眼,板块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约1.52万亿元,平均实现营业收入12.86亿元,同比增长19.10%。其中,宁德时代、金龙鱼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另有近六成公司营业收入保持增长,124家公司营收增长超过50%。
正值三季报披露期,一批上市企业也再度交出靓丽的成绩单。比如,宁德时代再度晒出靓丽的成绩单,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3.7亿元,同比大增23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2亿元,同比增长188.42%,创下其最高的单季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
另外,截至10月20日,逾90家创业板公司相继公布前三季业绩预告以及预计净利润增幅中值统计,有逾20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100%。业绩预喜公司中,亿纬锂能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4.37亿元至26.59亿元,同比增长10%至20%。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82亿元至12.98亿元,同比增长50%至80%。
“我们看到,通过‘上市公司+’强化资本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各细分领域公司尤其是龙头企业都获得了高效的赋能,借力资本市场优化产业链布局、做优做强同时,业绩表现也十分亮眼。”一位券商资深行业分析师表示。
亿纬锂能董秘江敏透露,自上市以来,依托深交所创业板提供的资本平台,公司经营业绩一直保持持续、稳健的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09年上市至今,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均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2009年,公司营业收入仅2.06亿元,净利润0.4亿元。到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69亿元,12年增长超过82倍;而2021年全年实现净利润29.06亿元,对比2009年,净利润增长超过72倍。
绿色低碳领域快速发展资本市场持续助力产业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来,在资本市场大力支持下,包括创业板在内的一批深市绿色低碳产业公司均实现了高速发展、不断成长壮大。其覆盖了新能源产业链、综合环境治理、固废治理、光伏发电、电能综合服务、电网自动化设备等各个细分领域企业。2012年至2021年,深市绿色低碳领域企业总体营业收入近十年复合增长率达17.57%,总体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17.60%,2021年实现总营业收入1.93万亿元,净利润1177.88亿元。
来自深交所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20日,共有172家低碳发展领域企业在深交所上市,较十年前(2012年12月31日,下同)增长23.74%,总市值近5.98万亿元,较十年前增长789.41%。
“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自2018年登陆创业板以来,宁德时代有幸与中国一大批优秀的创新科技型企业共同见证创业板的成长与壮大,也充分享受到本轮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中再融资、股权激励等制度创新的红利。得益于不断完善的资本市场制度,使得我们企业更能够心无旁骛做主业、强技术。”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坦言。
据悉,截至目前,宁德时代已完成45亿元公司债发行、197亿元和450亿元非公开再融资,有利保障了研发及扩产的资金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同时,受益于市场化股权激励制度,上市四年来,公司每年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覆盖员工人数超过2万余人次,充分调动了关键核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员工个人与公司的利益紧密结合,提升了管理效率。
作为创业板设立以来首家市值破万亿的公司,宁德时代也持续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科技力量。“‘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在能源生产端推进能源清洁化、在能源消费端推动电动化正在加快。而电池作为能源清洁化、交通电动化的基础元器件,是实现碳中和的‘牛鼻子’。”上述负责人强调,电池作为高科技制造业之一,宁德时代的先进制造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公司目前拥有行业内仅有的两家灯塔工厂,其中的宜宾工厂更是成为全球唯一的一家零碳灯塔工厂,为我国电池行业的先进制造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样本。
深市积极发挥功能优势助力航天领域跨越式发展
创新驱动下的航空航天科技领域在这十年间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北斗导航、高分卫星等重大成果竞相涌现。而资本市场上,深市也见证了一批领域内企业的成长。
据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共有26家航空航天领域企业在深交所上市,较十年前增长136.36%,覆盖了航天装备和航空装备两个细分领域;总市值为4498.02亿元,较十年前增长580.81%。经营业绩方面,2012年至2021年,深市航空航天领域企业总体营业收入近十年复合增长率达10.81%,总体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16.01%;2021年实现总营业收入741.63亿元,净利润66.58亿元。
“十年来,航发控制以提升核心能力,服务主业发展为导向,利用深交所市场先后两次实施了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共募集资金净额49.43亿元、发行股份收购资产9.28亿元。2012年以来,公司收入、利润都持续保持双增长。尤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利润增幅高于收入增幅。”航发控制董事长缪仲明介绍,公司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2.2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1.57亿元,增幅87.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2012年的1.9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88亿元,增幅147.72%。
同样受益的还有华测导航。华测导航董事、总经理朴东国介绍,2017年3月,华测导航登陆创业板募集资金3.8亿元,重点投向北斗高精度智能终端、北斗位移监测系统、精准农业辅助系统项目。在朴东国看来,“这些投入,为公司近几年在上述业务领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7月公司又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8亿元,重点投入北斗高精度基础器件、终端装备产能建设项目及智能时空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进一步扩充公司产能,并为公司核心技术研发、技术壁垒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而作为人才技术导向型企业,华测导航上市以来共实施5期股权激励计划,累计覆盖了近1800人次,形成了完善的绩效评价激励体系。
“自2012年到2021年,我们的营业收入规模从1.9亿元扩大至到19亿元,实现年复合30%的增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620万元攀升至2.9亿元,实现年复合53%的增长。”朴东国介绍。
“当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下游应用蓬勃发展。如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自动物流等北斗融合创新应用不断发展,经济效益逐步显现。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优势,华测导航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实现了业务布局、市场布局的进一步完善,让公司从单一市场发展到现在四大业务板块,海外业务规模从不足3000万元发展到超3亿元。”朴东国进一步表示,“未来公司也将聚焦主业,利用公司核心技术优势、管理体系优势,深入拓展高精度定位导航技术的应用,持续扩大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优势地位。”(记者 韦夏怡 北京报道)
编辑:李安然
上一条:
2024上市公司董秘履职评价5A评级
下一条:
五大领域龙头涌现,深市助推实业再向上,创业板“优创新、高成长”特性凸显,市值、盈利暴发增长